港澳人才引进
关于港澳人才引进,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政策和措施:
1.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自2023年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六类内地人才可以申请办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包括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卫健人才、法律人才及其他人才。
2. 深圳便利港澳居民发展措施:深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四方面提出了18条措施,包括为港澳籍考生中考报名资格审核提供便利、增强港澳籍学生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力度、支持本市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港澳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等。
3. 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人社部发布实施意见,提出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等措施,以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
4. 珠海英才计划:珠海市实施港澳人才发展支持计划,提出了对港澳青年人才在生活、交通、住宿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包括参与实习见习活动、享受无须提供纳税和社保证明便能购买住房的权利,并向港澳人才在落户、工商登记、税收、停居留和出入境、子女入学、购房、医疗、公共文化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
5.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措施:包括对经认定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提供不同额度的生活补贴,支持高层次人才在合作区创新创业,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合作区公办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学位优先保障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内地对港澳人才引进的重视,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流动和区域发展。
香港紧缺13个专业人才
香港目前紧缺的专业人才已经从13个增加至51个,覆盖9个行业领域。以下是这些紧缺专业人才的详细分类:
1. 商业支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专才(财经专才除外)。
2. 创意产业、艺术文化、表演艺术:表演艺术节目经办人、可移动文物修复师、出版方面的创意产业专才、数码市场推广及品牌专家、电影方面的创意产业专才、表演艺术方面的艺术科技专才、音乐方面的创意产业专才、数码娱乐方面的创意产业专才。
3. 发展及建造:建筑专才、土木工程专才、屋宇装备工程专才、机电工程专才、屋宇测量专才、工料测量专才、土地测量专才、园境专才、城市规划专才营造师/建造师、建筑信息模拟经理。
4. 环境技术服务:该领域具体专业人才未在结果中详细列出。
5. 金融服务:金融分析师、投资银行家、风险管理人员等多个金融专业角色。
6. 医疗服务:医学、护理和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
7. 创新科技: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专家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士。
8. 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国际法和商法领域的专家。
9. 海事服务:该领域具体专业人才未在结果中详细列出。
这些紧缺专业人才的增加,反映了香港在不同领域对于高技术人才或优秀人才的需求,旨在吸引更多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来港定居,提升香港在国际的竞争力。
香港引进人才新政策
以下是香港引进人才的新政策:
1. 香港优才计划2024年最新政策:
- 取消了传统的逐项计分制度,引入了全新的评审准则。
- 现有的成就计分制将不受此改革影响,继续保持原有的评分方式不变。
- 新的“综合计分制”取消了年度配额限制,采用评核问卷来替代原先的逐项计分方法。申请人需核实自己是否符合问卷中列出的12项标准,这些标准横跨六大领域,包括年龄、教育背景、语言能力、职业经验、收入状况以及是否拥有企业,只要满足至少6项标准,申请人便有资格提交申请。
2. 人才清单更新:
- 香港将于2025年第一季完成「人才清单」更新,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以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 人才清单预示着香港的人才引进偏好,如果属于这些领域,后续申请优才都会更有优势。
3. 高才通计划调整:
- 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加入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间,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4. 专才计划调整:
- 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新安排将设配额。
5. IANG签证试行安排延长:
- 延长本港大学的大湾区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
这些新政策显示了香港特区政府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的积极努力,旨在通过提供更灵活和有吸引力的条件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微信号
13798308222